找到相关内容59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说法当机当机说法——吴信如上师答深圳佛友问

    ,气可以化光,就是可化;光可化才能最后一道化虹,就是直奏虹身工。   问:您的书有个观点,如果是以般若的话,一切法的修持都是佛法。那么按这个观点,以般若去修学基督教和天主教那是不是佛法呢? ...的判教与行持》:   般若佛法 圆满具足 圆融大小 圆融显密 圆融真俗 圆融二世   律基十善 禅法本 性明中观 相显唯识 教在贤台 归在净土   行在三密 宗不思议 根于般若 证如来藏 推开...

    李艾峻 廖自力 整理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1394495.html
  • 黄念祖:阿弥陀经三种合印序

    种。兹又有钟履坚居士发无上心,继印阿弥陀经三种。盖印经诸贤之用心,乃欲大众咸以观音之大悲心,普贤之大行为愿,以般若,以净土归。此诚知恩者善于报恩之胜行也。  更有进者,此次印般若则两译齐刊,印...方便之妙法,最极圆顿之指归。早经姚秦罗什大师译华文,即今流通最广之小本弥陀是也。罗师乃七佛译师,应秦人尚简之机,所译文的义丰,精妙畅达,至理圆彰,本无剩义。维以未法众生,根机渐减。颇有行人,既未广采...

    黄念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1242699.html
  • 《阿弥陀经》三种合印序

    》、《心经》各二种。兹又有钟履坚居士发无上心,继印《阿弥陀经》三种。盖印经诸贤之用心,乃欲大众咸以观音之大悲心,普贤之大行为愿,以般若,以净土归。此诚知恩者善于报恩之胜行也。  更有进者,此次印《般若》则两译齐刊,印《弥陀》则三本并行。前者已属罕睹,后者更是未闻。匪但生面独开,抑亦只眼别具。此非眩奇,实寓苦心。《般若》部份,已有该经王序阐明。兹仅就现印三种,略抒管见。  盖《阿弥陀经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1642705.html
  • 广华法师功德略记

    功德增进,一日千里!法师曾亲言:当时修行一天胜过以往几年。   法师于佛法,以般若,净土归,密法方便。独尊般若,兼弘密净。遇有缘请法者,但观机逗教,上上接引,令获法喜。其说法也,从自性光明...  广华法师功德略记   广华法师,号禅华,俗名王金华,广元市利州区人氏,现广元市宝轮镇云洞寺住持。   法师生而禀赋异常,与众不同;少时聪敏好学,胆识过人,有出尘之志;稍长,即冲破父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578431.html
  • 出离心的重要性

    仅是佛陀慈悲心的流露,更是佛陀大智慧的展现。从这点看,佛教中人的标准更有高一层的要求。与儒家讲的区别之处在出离心,以般若,以出离心、菩提心的出世心去作世间事业。在五戒基础上,进一步行十善,即上升天道...佛法立足人间,特别表现在佛教的慈济事业等,但有其不同的本质,佛教是以出世之心作入世的事业。能够保障人间佛教的发展不成世俗化佛法,出离心特别重要。   “人成即佛成”更说明佛教是务实的,这也正是佛教...

    证念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1119253453.html
  • 观照起用

    一切行人的修持,都应该是以般若,以净土归。所以必须善于学习般若,遵循指示,直趋觉岸。 学习之道就是依文字般若的启示,按自己的正确体会来进行观照,一步步深入。文字般若的体会越深,观照的境界就越高。这样循环不已,将来有一天触着碰着,契入实相般若。开始下手的地方就是下面的四句偈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是全经中最容易下手之处,也是人人首须下手的地方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2959861.html
  •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

    ,质直不曲    (七)实践万行,以般若   七、结  语   关键字:慈悲 大慈大悲 众生缘慈悲 法缘慈悲 无缘慈悲   一、前言   大悲心是大乘所以不共二乘的重要特质,众多的大乘经论中更...空心,是悲与智的结合之清净心,是真正能薄烦恼的心。心中若存有高慢心、我心、嗔心,污浊杂染,即使要对众生说法,众生亦无法信受,内心清净才能真正慈爱众生,才能行教化众生事。  (七) 实践万行,以般若...

    陈美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451799.html
  • 般若导引净业修持

    接引,往生净土,圆成佛道。   上述四类众生的因行果报昭示:净业的成败与般若的有无呈正相关。净业行人宜应注重般若的开显,以般若,以净土归,在现生随缘修菩萨道,住无为之理体,作有为之佛事,普度... 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,开般若正智即是开佛知见。菩萨六波罗蜜,前五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离般若,则波罗蜜(到彼岸)。证知菩萨六波罗蜜一以般若波罗蜜本。经云:“摩诃般若波罗蜜,是诸...

    魏磊〔大安法师〕著

    |般若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6/232642224.html
  • 漫谈“般若

    ,世法与佛法也就无从区别。所以《大智度论》说:“般若,五度为伴;若无般若,五度如盲。”般若是行,不行而行,行于诸法。无所得方便,不行而行;是行有其所得,无得而得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,一切诸法,平等...(一)关于般若的概念   《大智度论》卷一百曰:“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。诸佛以法师,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。”般若作为诸佛之母,可以说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本。不了解般若,就无从了解一切大乘经典。那么,般若...

    华方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2939683.html
  • 般若导引净业修持

    蒙佛接引,往生净土,圆成佛道。   上述四类众生的因行果报昭示:净业的成败与般若的有无呈正相关。净业行人宜应注重般若的开显,以般若,以净土归,在现生随缘修菩萨道,住无为之理体,作有为之佛事,普度...> 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,开般若正智即是开佛知见。菩萨六波罗蜜,前五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离般若,则波罗蜜(到彼岸)。证知菩萨六波罗蜜一以般若波罗蜜本。经云:“摩诃般若波罗蜜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5143612.html